高考作文備考指引
一是內容上更加走向社會生活,更加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前面已有詳析,不再贅述。
二是形式上仍是“命題、話題、材料作文”三足鼎立,但更加地自由開放,主要指思維角度和文體形式的開放。如同樣是獨詞作文,山東卷側重于動作,題目是“見證”,而四川卷側重于形容,題目是“熟悉”。兩個題的開放度都大。山東卷,可用填充法,是誰,見證什么,什么樣的見證,于是可擬出如下范圍:“愛的見證”“中國真情見證”“歷史見證”“談司法見證制度”“見證愛情”“時間的見證”等,內容范圍確立后,根據自身實際選取最有感觸的內容和最擅長的文體方式表達即可。而四川卷作文則用選點法,可人、事、物,寫記敘文或說明文(最好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或寫微型小說,或寫小故事等,有識見的還可寫議論文。
三是更加的人性化和具有親切感。如北京卷《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就出得很好。對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不會唱,也聽得多。這個題目能喚起學生的相關體驗,并幫助學生進行立意思考。浙江卷同樣關注音樂,雖說審題花費的時間可能要多些,但有詳細的歌詞提示,這也算是一種作文命題的人性化吧。又如天津卷的“我說九零后”也讓學生增添親切感。相信這樣的好題目會越來越多。再如重慶卷的“我與故事”也不錯,誰會沒有故事,或多或少,都有些吧,有,就好辦啦。高考作文的人性化與親切感,是2010級備考老師擬題材的時候需要注意的,而高考命題專家則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究。不外有兩個維度,一是盡量貼近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二是關注學生的精神需求,把握住了這兩點,就能把高考作文出在考生心坎上。
而2019年的高考作文備考則要做好如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社會生活分析意識,加強思維訓練,開展社會生活熱點討論。教師要有意識收集并精選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會生活材料,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要在討論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的角度與方法。如求深分析與求廣分析、求同與求異分析、順向分析與逆向分析、表層分析與內部分析、理論分析與實際分析、演繹分析與歸納分析、歷史高度分析、發展演變分析、散點分析、條件分析、假設分析(即設多個分論點)、讓步分析、歸謬分析(用于駁論)等。還可教學生一些更具體的分析方法,如“順”“逆”“引”“喻”“釋”“比”“問”七字法,“順” 即順著題目、立意闡釋觀點,“逆”即先論他端,陡然一轉,亮出正論!耙奔匆谜撟C,“喻”即比喻論證,“釋”即闡釋題目含義破題!氨取奔赐ㄟ^對比來闡明事理,“問”即通過一問一答來分析議論。還要提示學生分析問題要善于借助哲學原理和相關文化背景進行分析。社會生活熱點討論,主要是為了強化學生的社會生活分析意識,學會一些分析技巧與方法,并積聚一些社會生活素材。
二是加強學生自我認識與思想品德認識。這里的自我認識主要指學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自我評價、自我激勵等。無論是自我認識還是思想品德認識都不能板著面孔說教,而要“寓教于事”,既通過相關材料提高學生的認識。這種認識課不同于政治課,而是通過“讀”與“寫”的語文活動來實現。在認識的過程中,要注意認識的三大規律:一是量變質變規律,可結合“演變分析”認識;二是對立統一規律;三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后兩者可結合“辯證分析”認識。
三是實實在在地進行“命題、話題、材料”作文實效訓練,寫好兩類實用文即記敘類和議論類文章。如何解決實效問題,成功的做法是不圖“量”,只圖“質”。不在練習題目的數量,而在是否練到“類”,即三大文體的具體類型。不在練習作文的題目數,而是寫一文必須像一文,要全班實行達標過級訓練,不達標不過級者,要反復寫同一種類型,同一道作文,直到成功為止。如果師生均有這種“實效”和“質量”意識,并認真付諸于行動,在高考場上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